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5章(1 / 2)

铜镜悬在楠木妆台上,梳篦整整齐齐地摆在一旁,香炉里新点了沉香,烟丝缭绕,香气温和。

沈念之坐在妆台前,披着那条雪狐毛的披风,未束的乌发披散下来,墨玉一般垂在肩头,映着她雪色的里衣,显得格外慵懒。

沈忆秋跪坐在她身后,小心翼翼地理着她的青丝,动作轻缓得像怕惊着一只白鸟。

她握着梳子的手指纤细白净,眼神专注,一丝一缕都不敢用力。

“姐姐在青州这些日子,可有受风寒?”她忽然问道,语声轻得像打湿的绵花。

“倒也没。”沈念之看着镜中的自己,微微偏了偏头,“只是路上雨水多,鞋袜湿了几回,回来总算换了气候。”

沈忆秋轻轻一笑,道:“听霜杏说姐姐回来的时候身上还带了伤,吓了我一跳。”

沈念之挑了挑眉,笑了笑:“那点小擦伤算什么?我这人命大,活得比谁都硬,你没听过那句话吗?祸害遗万年,我这恶名也能保我不死。”

“姐姐别这么说。”沈忆秋低声轻斥一句,像是有些不忍,过了片刻才继续柔声说道,“这几日京中也不太平。宫里出事之后,宫门关得紧,我还是从梁贵妃那里听来的些零碎话……如今陆贵妃在宫中最得圣心,殿下也时常要避其锋芒。”

“哦?”沈念之淡淡地应了一声,似漫不经心。

沈忆秋继续道:“听说圣上近日身子越发不济了,连早朝都省了好几次……太医院束手无策,他便寻了些法子,那些道士也是陆贵妃早年认识的,说是能炼丹养身。”

沈念之闻言,手指在妆台上一顿。

“道士?”她慢慢转头,看着镜中自己眼神一寸寸变深,“谁引进来的?”

“就是陆贵妃……听说是她从道观里请来的旧识,似乎还入过世家,是那种懂医术又晓养生的高人。”

沈忆秋一边说,一边为她将鬓边余发挽起,用一根细玉簪固定住,动作依旧娴熟温柔。

沈念之却盯着镜中那张艳色天成的脸,一时间没说话。

她的目光掠过自己耳边的玉坠,定在那点被晨光映得发亮的金饰上,沉静中透着警觉。

陆贵妃、圣上、丹药、道士,她脑海里慢慢理起线索,一条线从深宫伸出,牵连着陆家,牵连着齐王,也许还牵连着某个藏在暗处的手。

圣上年事渐高,太子未定,而此时,最宠的妃子引道士入宫,说能延年益寿。

她倏地觉得背脊一阵发凉。

青州一事,定是有人想害沈家,现在知道陆家必然卷入其中,还是要告诉爹爹的好。

沈忆秋替她梳妆完毕,沈念之站起来,看着她。

她忽然开口,语气淡极:“朝中无人反对?阿爷也没有吗?”

“今后——有你求着我的时……

“不知道阿爷提没提过,但太医院有人提过,御医崔大人说那丹药成分不明,但没几日就被调出了宫。”沈忆秋迟疑了一下,又道,“好像……还贬去了南山药庐。”

“呵。”沈念之垂下眼,轻轻笑了一声,听不出情绪。

“看来陆家动手比我想的还快些。”

她语气平静,像是说一件旁人不相干的小事,眼神却在镜中渐渐沉了几分。

沈念之仍坐在妆台前,手指微曲,轻轻拨了拨垂落的一缕鬓发,眼神却一寸寸沉下去。

转眸唤道:

“霜杏。”

霜杏刚提了热水回来,闻声立刻应下,将铜盆安稳搁在一旁,快步走到沈念之前。

“去一趟大理寺,”沈念之声音不高,却分外清晰,“告诉他:圣上近来沉迷丹药,服食之人是陆贵妃引入的外道,宫中局势未稳,事不宜迟。”

霜杏心下一凛,却不多问,“奴婢晓得了。”

沈念之看她一眼,淡声道:“他虽贵为大理寺,朝中事一清二楚,但宫里这点风吹草动,他一个外男未必能听得真切。”

“你记住,不必添油加醋,只将我说的每一句,清清楚楚地传过去。”

霜杏颔首应是,裹了斗篷匆匆而去。

屋内只剩她与沈忆秋二人。

沈忆秋站在窗下,仍有些怔怔地望着霜杏离开的方向,似乎还沉在刚才的话中,不敢出声打扰。

沈念之却突然站起身来,伸手将狐毛披风拢紧,走到窗前。

阳光薄得很,淡淡洒在廊下,一道影子斜斜拉到她脚边。

她望着窗外半晌,唇角忽然弯起,笑着轻声唤道:

“忆秋,忆秋。”

沈忆秋回头,“姐姐?”

沈念之偏过头来,眸光明亮,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轻快:“或许没多少时日,我们会想念今日的秋风。”

“天气难得不错——”她将衣襟系紧,转身朝外走去,“你上街陪我走走吧。”

沈忆秋一怔,随即眼眸一亮,唇边露出温柔的笑意,像是初雪落入掌心,轻盈无声,心底却满满的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