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北宋县令庶女 第79(2 / 3)

膝一百双。每日摆上都会一售而空,京中其他四家铺子还没供应。”

“不过许娘子不必担心,姑娘已经开始招人了,等人手足了,其他铺子也能摆上。”

他说完后,许栀和点了点头,将账本还给他。

“记得很详细,没什么不妥。”许栀和见他行色匆匆,像是还有事的模样,便没说留他喝一杯热茶。

“那我先走了,”掌柜将账本重新卷起来塞入袖中,朝着许栀和拱了拱手,“还要去常家复命。”

他两只手抱在头顶,冒着风雪离开。

许栀和还在回忆看到的账本,这一个月来,潘楼街的铺子已经赚了十五两。

等人手多了,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。

晚间,风雪依旧没小,现在走出去,雪堆已经能没过人的脚踝。

方梨从一开始的期待变成担忧,“姑娘,雪这么大,天色又灰蒙蒙的看不清,容易打滑,你就不要去了。让良吉去接。”

良吉:“……?”

正在捣腾炭火的良吉小声道:“说就说,就不会避着我吗?”

方梨没搭理,继续看着许栀和,“姑娘,你说呢?”

许栀和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装束,今日下午她换了一身衣裳,就怕到了晚上更冷她不肯换衣服出门,听到方梨的话,她摇了摇头,“我去。”

不去的话,中午不是白白冷了。

许栀和拿起伞,在方梨担忧的目光中出门。

“就短短一截路,”许栀和摆了摆手示意她放心,“冻不着的。”

方梨的手在袖子底下攥紧成了一个拳,等许栀和转身后,她重重地发出一声叹息。

她午后就不该多说那句话。

许栀和原先在屋里的暖意一点点散开,冷风穿过衣裳钻入脖子,她紧紧抱着伞,小步小步地走在街道上。

她很怕在这样的雪天滑倒,雪不够厚,滑倒了容易摔得鼻青脸肿。故而只有小步的挪动,才最安稳保险。

走到梅府门口,许栀和躲在了檐下躲雪,她拍开自己身上沾着的雪点,对守门的小厮道:“今日还未散吗?”

“还没有。”小厮说,“许娘子不如去找主母,在院中小歇片刻。等陈郎君好了,自然会去找你。”

今日这么冷,正院中点了炭火。许栀和刚准备应下先去房中取暖,忽然听到了远处传来一阵喧嚣声。

小厮见许栀和好奇地朝声音的来源处张望,主动出声解释道:“许娘子,那是陆国公家在开仓放粮。每年初雪时候,京郊不少难民都会汇聚在新郑门下,陆国公的夫人心慈,看不得难民受灾,便会开仓赈济。”

小厮说的认真,一板一眼,“不过后来陆夫人生了病,不能吹风,后面就是陆姑娘去了。”

许栀和见他满眼向往,忍不住笑:“你见过?”

“没,”小厮脸红地低下了头,“陆姑娘是陆国公和国公夫人的老来女,平时视若珍宝地养在深闺,哪是我们能轻易瞧见的。但是我听旁人说,陆姑娘不但生的貌美,琴棋书画也无一不精。”

许栀和听到他的描述,忽然有些想见见这位传说中的陆姑娘。

她在檐下站了一会儿,听小厮说着汴京城的趣事。他们大部分时候守在门口,平日只有交班后的时间属于自己。

在他的口中,汴京城的曹婆肉饼虽然味道好名气佳,但是如果叫他们去吃肉饼,是舍不得花上六个铜子吃上一小口肉饼的,量少还不顶饿。甜水巷里头的孙二胡饼两文钱一张,个个比脸盘子还大,沾点豆腐乳,再加一碗热水,吃的整个人都饱饱的。

许栀和安静地听着,时不时会发出附和的惊叹,小厮听得来劲,分享欲越发旺盛。

他喋喋不休,直到看见陈允渡、郑柏景远远走来的身影,才有些意犹未尽地舔了舔下唇,对许栀和道:“许娘子,等你下次来我再跟你说。”

许栀和弯了弯眉眼,“好呀。”

她三两步走到陈允渡的身边,又和他身后的郑柏景打了个照面。

郑柏景看见许栀和,忽然想起了梅丰羽和自己说的那一番话,顿时有些气虚地避开了她的视线。

许栀和本想颔首示意,见他眼神回避,便歇了心思。

虽然眼神避开了,郑柏景却又忍不住用眼角余光打量着,看她走近陈允渡的身边,微微踮脚掸去他身上的雪,然后问他“冷不冷?”

而惯常冷淡的陈允渡会自然而然地接过她手中的伞,眉眼漫上一抹温和。

他看着漫天的风雪,阴沉沉地仿佛夜晚,次第亮起的灯笼没有一盏为他而亮,心底忽然有些萧索。

大伯父不是读书那块料,和大伯母每日早出晚归忙着全家人的口粮,是抽不出时间来雨雪天来送伞的。他目光落在自己脚下的鞋履上,从院中一路走来,边缘已经被雪洇湿了。

要是父亲还活着就好了,要是父亲没亲去山林剿匪,就不会出了意外,母亲也就不会带着小妹改嫁去熙州了。

那他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