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化人?
&esp;&esp;是了,他想起来他是谁了,他是因湘夫人而生的潇湘竹,诸多湘妃竹中,他是第一根,也只他一根生了灵智,他根下还有一人参,同样浸染了湘夫人血泪,却与他有所不同,她成了天地间独一无二的血参。
&esp;&esp;人参珍贵,善于躲藏,世人只知潇湘竹,不知有血参,直到青筠救了一人,无意间暴露了潇湘竹的“不凡”。
&esp;&esp;人性贪婪,最经不起考验。
&esp;&esp;草木的修炼尤其艰难,未化人前,甚至无法像动物一般逃走,除了人参。
&esp;&esp;血参暴露了,湘水之畔的潇湘竹全面“枯萎”,血参伤人遁走。
&esp;&esp;人参本就珍贵,何况是带了神话色彩的血参?对比枯萎的潇湘竹,谁才是灵物不必多说,“枯萎”的青筠逃过一劫。
&esp;&esp;而血参,也第一次用了本源之力,至此,为神不久的湘夫人,才茫然得知,她们无意间,有了两个“孩子”。
&esp;&esp;她们带回了青筠,却遗落了血参。
&esp;&esp;“孩子,你可知你姐姐的名字?”
&esp;&esp;仙神精怪,名字都是唯一,那孩子与他们有些许血缘关系,再加上名字的关联,应该是能找到的。
&esp;&esp;“绛珠。”
&esp;&esp;他姐姐叫绛珠。绛珠,红色血泪,因血泪而生灵,故名绛珠。
&esp;&esp;“弟弟,你怎么还不醒?”
&esp;&esp;“姐……姐姐?”
&esp;&esp;他感受到了,他姐姐的气息。
&esp;&esp;作者有话要说:
&esp;&esp;原文:“今如海年已四十,只有一三岁之子,偏又于去岁死了……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,乳名黛玉,年方五岁……”
&esp;&esp;关于这个早夭的幼子,是嫡是庶,都有说法,都说得过去,这里采用的是庶子。从年岁上看,姐弟只差一岁,隔得太近了,贾敏又是“高龄”产子,做双月子都很正常,加上一些后续情节需要,所以设定为庶子了(ps:林家人会好好的,没什么嫡庶争斗)
&esp;&esp;关于神仙描写不会太多,90都是人间事
&esp;&esp;关于兰台寺大夫,是红楼梦作者虚构的职位(半有半无,半古半今),至于具体是哪一个,能说得过去就行,我觉得大家不必太过纠结。
&esp;&esp;第2章 感天动地姐弟情
&esp;&esp;“长生!”
&esp;&esp;“弟弟——”
&esp;&esp;“长生……”
&esp;&esp;青筠一睁眼,就是亲人惊喜而急切的呼唤声。
&esp;&esp;“我就说,我就说弟弟会醒的!”
&esp;&esp;“漫天神佛保佑……”
&esp;&esp;最吸引青筠视线的,却不是他的姐姐黛玉,而是在他们身后的一个年轻妇人,妇人的脸上看起来很是憔悴,甚至没有梳妆遮掩她的黑眼圈,以及原本肉肉的如今却凹下去的脸颊,而这张并不得体的脸上,还挂着一串串的泪痕。
&esp;&esp;这是这具身体的生母,方姨娘——方三娘。
&esp;&esp;“不,不哭……”
&esp;&esp;青筠喉咙有些痛,却也顾不得许多,看着方姨娘开口,任谁都能看出,他在对谁说话。
&esp;&esp;这在青筠看来,或许是无关血缘的。
&esp;&esp;仅仅是,他最听不得,也看不得女孩子哭了,尤其是,这样发自内心,随时能够抛下性命而去的哭嚎。
&esp;&esp;却不知,他本能的阻止,让方姨娘死死咬住嘴唇,克制住了哭声,眼泪却更加汹涌,根本无法克制。
&esp;&esp;一旁的林如海在内心感慨,他的长生,就是体贴孝顺,他的夫人也是温婉贤良,未曾阻止过三娘与长生的见面,得此贤妻,夫复何求啊!
&esp;&esp;贾敏见青筠醒来,长长松了口气,有条不紊的吩咐下人,又让人去叫在林府候着的大夫。
&esp;&esp;大夫还未至,却听到了青筠醒来第一句话。
&esp;&esp;贾敏心里要说没有一点酸涩,那是假的,她虽未拦着方姨娘,可事实上,她才是照顾长生的母亲,她也是真的疼这个孩子,可是血缘啊……
&esp;&esp;但面上,贾敏只能维持着主母的风度。
&esp;&esp;黛玉微微侧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