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三月二十三,天坛。关绪清举行了亲政大典。
&esp;&esp;清朝历史上最年轻亲政的皇帝。关绪清神色庄重的登上天坛,此时祈年殿前已摆好了香案,从王商手中接过三烛香。分三次插入前面的铜鼎之中。这是有说法的,每插一烛香都要拜三次,第一烛香,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,第二烛香祈求五谷丰登,第三烛香祈求祖先保佑大清延续万年。
&esp;&esp;一道道繁琐的程式结束之后,起驾回宫。
&esp;&esp;终于回到了养心殿,关绪清召见了董梁。在即将上任之前聆听皇上的圣训,也是清朝的一个传统。特别是直隶总督这样的特殊要职。
&esp;&esp;“臣叩见皇上”董梁跪在地上。
&esp;&esp;比起七年前,关绪清刚进宫那会。董梁明显苍老了些许,但是更加沉稳。老练了。
&esp;&esp;“平身吧”关绪清摆了摆手。
&esp;&esp;“谢皇上”董梁站了起来。
&esp;&esp;“来来,坐着说话。”关绪清坐在龙椅上,指着旁边的座位说。
&esp;&esp;“谢皇上。”董梁一屁股坐下,依然没有丝毫的客气。
&esp;&esp;“董梁,朕把大清最重要的职务给了你。把李鸿章换回来,不是因为他做的不好。这几年他的洋务运动搞的有声有色,购买军舰。兴造兵工厂,金陵机器制造局已经仿制出了美国的加特林机关炮。并且已经大批量的生产并装备于湘军、淮军的部分部队。你知道为什么朕还是决定让你去当直隶总督?”关绪清淡淡的说道。
&esp;&esp;“臣怕自己做不好,臣一介武夫。无法体会皇上的深意。”董梁站起行礼道。
&esp;&esp;“坐着说话”关绪清摆了摆手,继续说道:“如今我大清入不敷出,各省官员中饱私囊。每年还要归还之前的战争赔款,已经无力发展军事。可是不发展又无法抵抗外敌。所以,朕要开源节流。”
&esp;&esp;“臣……臣听不明白。”董梁挠了挠头,尴尬的说道。
&esp;&esp;“如今大清岁入税银九千万两,全国官员一年俸禄就要一千万两,战争赔款二千万两,内务府开支两百万两。搞洋务、造抢,造炮,修河,赈灾,每年就要五千多万两。还剩不到一千万两,要养活全国总共一百万的兵啊。”关绪清继续说到。
&esp;&esp;“皇上,不成啊。臣是带兵之人,臣知道,每个兵一个月要一两银子的饷银,还要吃饭啊。一个兵一个月的开支要有二两银子啊,一年就要二十四两。一百万的部队一年要二千四百万两。”董梁张大了嘴巴算到。
&esp;&esp;“呵呵,看到了吧。就是不给饷银,这些兵光吃饭就要吃掉朕一千两百万两的银子。”关绪清皱着眉头道。
&esp;&esp;“臣知道了,臣让他们少吃点。给皇上省点钱。”董梁天真的说道。
&esp;&esp;“呵呵,朝廷不用饿兵,粮饷一个都不能少。他们为我大清流血,朕不能亏待了他们。”关绪清继续说到。
&esp;&esp;“那皇上的意思是?”董梁不解的看着关绪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