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笃信儒学,对这类制礼作乐的盛事很着迷,只要能“做业务”,“领导”是谁不重要。因此,多年以后王莽覆灭,张纯先是留在更始帝的宫廷里,又在更始帝败亡后迅速投到刘秀麾下。他忠于职守,为刘秀制定宗庙仪礼、祭祀制度,建立东汉明堂、辟雍,促使刘秀泰山封禅,因此得到重用,不仅做到东汉的大司空,还得以恢复西汉的爵位,改封武始侯。要知道,东汉初年执行的是“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 ” 19 的政策,不承认西汉及新朝的封爵。张纯是罕见的将爵位从西汉传到东汉的列侯。
&esp;&esp;在张纯等人的呼吁下,元始五年五月庚寅(公元5年6月22日),王政君亲自到未央宫前殿,把王莽召到面前,下诏“加九命之锡”。王莽这番欣然接受 20 。
&esp;&esp;九锡,就是九种特殊的赏赐,但具体是哪些,先前并没有明文记载,王莽所受的九锡可能是参照了儒经和《左传》里的一些记载拼凑所成。到汉末给曹操赐九锡时,九锡才算定型。但拼凑就是一种“原创”,王莽之所以如此重视九锡,是出于两个原因——
&esp;&esp;首先,九锡意味着王莽自此可以合法使用天子的某些礼仪,行使天子的某些职责。像其中的“衮冕”是古代帝王的衣帽,“鸾路乘马”和“戎路乘马”分别是天子春秋巡时乘坐的车马,“朱户”也是天子之礼;“弓矢”则意味着有专征伐的特权;“宗、祝、卜、史官”是负责祭祀的人员,虎贲是侍卫亲兵。 21
&esp;&esp;太皇太后的策书里有一句话:
&esp;&esp;今加九命之锡,其以助祭。
&esp;&esp;《左传》有云: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 ”九锡的颁赐,已经把国家最重要的祭祀、征伐权力都赐给了王莽,换言之,九锡所赐予的不是器物,而是权力。
&esp;&esp;其次,通过赐九锡,原本初具框架的安汉公国得到了扩充。
&esp;&esp;署宗官、祝官、卜官、史官……皆置啬夫,佐安汉公。……以楚王邸为安汉公第,大缮治,通周卫。祖祢庙及寝皆为朱户纳陛。 22
&esp;&esp;安汉公国配置了宗、祝、卜、史官,还“皆置啬夫 ”,也就是说,负责王莽的家庙祭祀、记录王莽言行的不只是几个人,而是成建制的服务机构。安汉公的宅邸曾是萧何旧居,赐九锡之后改居楚王旧宅,宅邸被大规模改造,装修均是“朱户”的天子之制。可以推断,楚王的王府一定比萧何的相府更大,规格更高,隐含着安汉公所对标的不再是“相国”,而是“在诸侯王上”了。至于封邑的户数,那就更多了,王莽在受禅之前,估计共获封六万户左右,而萧何只有万户,卫青、霍光大概是三万户。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