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林夏埋完人,心里琢磨。
&esp;&esp;老人家里有水,说明附近应该有水源才是。
&esp;&esp;又在村子附近转悠两遍,除了一口干枯的老井和干涸的小溪,丝毫没有发现其他水源的踪迹。
&esp;&esp;可能在比较远的山里吧,林夏叹息。
&esp;&esp;她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找不一定存在的水源。
&esp;&esp;干了个重体力活,又转悠半天,汗水大颗大颗往下掉,两眼发昏,肚子又开始咕咕作响。
&esp;&esp;破瓦罐只有一碗水的量,林夏往里加了点盐,一股土腥味,带着咸苦,实在难喝,不过终究灌了个水饱。
&esp;&esp;她把好瓦罐中一部分水倒进竹筒里,竹筒看着不大其实还挺能装,一罐下去,瓦罐里的水瞬间就剩一半。
&esp;&esp;竹筒长条状,顶部开了个小洞,用的木塞子塞紧,上面还专门留着大约两厘米高的小耳朵,打着孔,拴着绳子方便系在腰间。
&esp;&esp;把装满水的竹筒放在灶台上,接着林夏选出两个比较完整的碗,把它们和盐罐还有破瓦罐放在背篓一角,然后把两套衣服垫在它们中间,再把装着水的瓦罐放在衣服中间包好。
&esp;&esp;这个瓦罐是有盖子的,不过盖子没法让水不晃荡出来,只能自己小心再小心。
&esp;&esp;又是羡慕王昭昭的一天。
&esp;&esp;好想也有个空间,能装水就好。
&esp;&esp;不像她有点水都没处放。
&esp;&esp;放好瓶瓶罐罐,最后在衣服上面放两双较为干净的筷子和木勺。
&esp;&esp;东西收拾完,现在阳光正盛,林夏准备睡个午觉,睡着就不饿了,下午再起来赶路。
&esp;&esp;把生存保障竹筒水和安全保障镰刀放在自己手边,合衣躺下睡觉。
&esp;&esp;三个小时后。
&esp;&esp;林夏起床,这次午睡质量不佳,中间断断续续清醒几次。
&esp;&esp;休息过的身体不仅没有恢复,反而变得酸软,小腿胀痛。
&esp;&esp;她记得历史老师曾说过长时间徒步,可以把腿绑上,就像红军在长征时那样,当时老师还演示过怎么操作,这件事没过多久,她还记得当时的讲解。
&esp;&esp;林夏先在地上做了三组拉伸运动,然后找出篓子里的衣服,把下摆裁出两圈十厘米宽的布条。
&esp;&esp;将布条平头端从脚踝开始绕小腿两圈后,开始每过一圈翻面,保证平贴腿面不断向上打到腿弯处打结封口,多试了几次,两只腿才缠好,不会过紧走不了路,也不会过松没有效果。
&esp;&esp;把该带的东西都整理好,竹筒绑在腰间,背起背篓,左手持棍,右手拿刀,避着阳光往南走去。
&esp;&esp;天气依旧炎热,却比正午那会好上些许。
&esp;&esp;之前蝗虫过境,啃食掉大部分树叶和杂草,剩下仍有很多枯草。
&esp;&esp;林夏绑腿是绑在裤子外面,不怕有虫子钻进去,现在发觉还是没考虑全面,袖子没绑,又停下来把裤腰带分出一半当绳子把袖口绑死。
&esp;&esp;没走多久,林夏发现人们出行的大路,分不清是否是官道,还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。
&esp;&esp;走了一段,不再只有林夏一人,路上偶尔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难民,脸颊凹陷,看着很惨很穷,手无寸铁,好像没有任何杀伤力。
&esp;&esp;不过她却把警惕心提到最高,看到人立马绕道而行,别看他们状态极度不好,但你要背着行李从他们身边路过,稍露疲态,他们仿佛立马就要冲上来把你吃干抹净。
&esp;&esp;一个大娘看见她背着背篓,拿着碗就冲她快步走来。
&esp;&esp;其他赶路的人也停下来直勾勾地看着她。
&esp;&esp;第7章 乱世逃荒5
&esp;&esp;一见众人看她好欺负想上前围堵,林夏当机立断闯入旁边草丛,以极快的速度跑了。
&esp;&esp;走上山道。
&esp;&esp;这边的山也不高,还没人,就是没有路,杂草丛生,走得有些困难。
&esp;&esp;夏天的天空,黑的很晚,现在太阳还没落山,看天色,约莫有五六点,她必须找到一个能过夜的安全地方。
&esp;&esp;她很绝望。
&esp;&esp;如果一直是这样的环境,她会被饿死,此刻终于理解那些求神拜佛的人的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