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
&esp;&esp;子夜,大晟皇宫御书房,灯火通明。
&esp;&esp;赵研临行前,昭帝特意召见了他。
&esp;&esp;“研儿,现下换人去运送粮草还来的及。”
&esp;&esp;昭帝依旧在用御笔批阅奏章,圈点批注,全神贯注,没有抬眸看跪在地上的赵研。
&esp;&esp;赵研有些不甘道,“父皇总是如此看不起我吗?押运粮草这般简单的事情,都不相信儿臣能做好吗?”
&esp;&esp;昭帝看到各州府报上的粮草数量,眉头又开始皱的很紧,奋笔疾书。
&esp;&esp;见昭帝无动于衷,赵研鼓起勇气道,“父皇,我是您嫡亲的血脉,我也可以成为你的骄傲。”
&esp;&esp;“好,朕问你一个问题。”
&esp;&esp;昭帝放下了御笔,是清脆的声响。
&esp;&esp;“父皇请问。”
&esp;&esp;昭帝的身体微微前倾,抬眸,目光无比清明。
&esp;&esp;“倘若有人要劫粮饷,研儿会如何做?”
&esp;&esp;赵研没想过,支支吾吾半天没回答上。
&esp;&esp;昭帝微不可见的叹了一口气,也不再勉强。
&esp;&esp;“研儿,回歇息去吧,或许有些路,自己走了才会有答案,朕拭目以待。”
&esp;&esp;赵研知道,昭帝对他的失望又增加了一分。
&esp;&esp;他垂头丧气准备踏出御书房的时候,传来了昭帝淡淡的声音。
&esp;&esp;“平安归来。”
&esp;&esp;赵研听见后,笑的很开心,他的父皇从前只会对林崇意说如此关怀的话。
&esp;&esp;皇后也在外头等着贠王,焦急地来回
&esp;&esp;踱步。
&esp;&esp;见赵研脸上洋溢的笑容,皇后也笑容灿烂,连忙问道,“研儿,你父皇如何说,可有赞赏你?”
&esp;&esp;赵研摇摇头,“可母后,父皇和我说要平安回来。”
&esp;&esp;皇后的眼眸暗淡了一瞬,很快又亮起了光芒,皇后拍了拍赵研的肩膀,为他整理了衣服。
&esp;&esp;她认真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,赵研的长相,并没有取到昭帝与自己的长处,算不上好看,甚至与林崇意站在一起时显得有些憨厚。
&esp;&esp;可他的研儿,很孝顺,只要让自己开心,他什么都愿意做。
&esp;&esp;她知道赵研经常行事荒唐,都是为了能得到昭帝的关注,可自己丈夫的心中只有别人的儿子。
&esp;&esp;为了她与研儿的未来,她只能这样做。
&esp;&esp;富贵险中求。
&esp;&esp;赵研眼神坚定道,“母后,儿臣不会让你失望的。”
&esp;&esp;“研儿,凡是莫要逞强,记得吗?刀剑无眼,若是有什么危险,我们大不了就回来,天大的事情,母后帮你扛着,旁的都不重要,知道吗?”
&esp;&esp;皇后还是舍不得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去,北阙人凶悍,他又是王爷之尊,倘若北阙人看见他,必是要下死手,或者俘虏他。
&esp;&esp;届时……昭帝不会救他的。
&esp;&esp;好在皇后早已做好安排,让她的弟弟梁国公也自请一同往,护着她的研儿。
&esp;&esp;就在赵研准备出城时,昭帝为防粮饷、粮草有失,专程派了皇城司三千精兵护送至边关后同贠王返京。
&esp;&esp;不出意外,此行二十日内就能抵达边境,便能解边境燃眉之急。
&esp;&esp;皇后在凤撵中看着身披甲胄的儿子,倒也有些感慨,双手合十,虔诚的为他祈福,愿他平安归来。
&esp;&esp;“姑妈,秦相过几日便要认祖归宗了,我们要不要……”
&esp;&esp;皇后的眼神有些轻蔑的睨了梁汐晗一眼,若不是为了巩固梁家的势力,梁汐晗这份品貌、心思她是断断瞧不上的。
&esp;&esp;“汐晗,本宫不喜欢自作聪明的儿媳,倘若你闲得慌,便去相国寺为研儿祈福,这才是正事。”
&esp;&esp;汐晗县主被皇后训斥后,只得低头噤声。
&esp;&esp;待皇后的凤撵离开后,她抬起了下巴,露出了一丝诡秘的笑容,抬头望着躲在城楼上的黑色人影。
&esp;&esp;而在雾阁喝茶的秦隽,将这一切都收眼底,长眉微挑。
&esp;&esp;“秦隽,你干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