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虽说崔照已经做好了此案的判决,但在下达判决之前,总得先装装样子,收下祝婉的状纸,传唤两名被告,再升个堂什么的。
&esp;&esp;崔照打算快刀斩乱麻,最好是明天升堂,后天就能结案。
&esp;&esp;他对师爷道:“你派人去传唤两名被告,让他们明日一早就来衙门。”
&esp;&esp;至于查案、搜证?
&esp;&esp;拜托,我结案词都已经想好了,还需要查什么,搜什么?
&esp;&esp;明日就是走个过场。
&esp;&esp;“对了——”
&esp;&esp;眼看着师爷要转身离开,崔照突然又想起一事。
&esp;&esp;“子告父要受两年的牢狱之灾。也别拖到结案后再执行,你现在就去把原告带进府衙,关进牢房,明日一早再从牢房带去公堂,免得她留在外头乱嚼舌根,败坏苍州城的风气。”
&esp;&esp;师爷连声应是,快步折返府衙大门。
&esp;&esp;府衙外头已经围满了一圈看热闹的老百姓。
&esp;&esp;师爷蹙了蹙眉,也没有让衙役驱赶他们,只是走向了祝婉。
&esp;&esp;祝婉依旧保持着高举状纸跪立的姿态。
&esp;&esp;师爷声音十分温和,一副老好人的模样:“祝姑娘,你的状纸,崔府尊接下了,明日就会开堂审理。现在请你跟我进一趟府衙,关于此案,我还有些事情要询问你。”
&esp;&esp;祝婉道:“不知这位师爷有何事要问我?关于此案的所有细节,我都已经在状纸里写清楚了。”
&esp;&esp;师爷心下已是不耐烦,皮笑肉不笑道:“祝姑娘,麻烦你配合府衙办事。”
&esp;&esp;祝婉放下手里的状纸,缓缓站起身,而后高声道:“半个月前,刘家村有一名妇人前来府衙状告她的丈夫刘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