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找端王。
&esp;&esp;结果到院门口的时候,霍翎才发现端王还有其他访客。
&esp;&esp;访客风尘仆仆,手里握着厚实的牛皮信封。
&esp;&esp;他也注意到了霍翎,原本还不太放在心上,但当他的余光扫见霍翎的容貌,顿时思忖起霍翎的身份和来意。
&esp;&esp;“霍姑娘,你来啦。”
&esp;&esp;进去通报的亲卫一出来,就看到了访客身边站着的霍翎。
&esp;&esp;按照王爷对霍姑娘的态度,他原本是可以无需通报,直接让霍姑娘进去的。
&esp;&esp;偏偏这位从京中来的信使,是端王妃派来的……
&esp;&esp;他要是敢同时请两人进去,王爷肯定会觉得他这人没有眼力见。嘶,这两人怎么就撞上了呢。
&esp;&esp;霍翎看出了他的窘迫,主动出声解围:“殿下这边有客人,我晚点再过来。”
&esp;&esp;信使跟着亲卫往里走,又忍不住回头看了霍翎几眼。
&esp;&esp;趁四下无人注意,信使往亲卫怀里塞了一张银票:“小兄弟,不知那位姑娘是何人?”
&esp;&esp;亲卫打着哈哈:“那位姑娘是霍校尉之女,前些天霍校尉遭了歹人暗算,王爷惜才,将相太医派去给霍校尉诊治。”
&esp;&esp;“如今霍校尉身子大安,霍姑娘应该是代父亲来向殿下谢恩的。”
&esp;&esp;至于这位信使信了没有,亲卫就不管了。
&esp;&esp;信使进屋先给端王行礼,等端王发话,他才恭敬呈上牛
&esp;&esp;皮信封。
&esp;&esp;端王用匕首划开牛皮,取出里面的信件。
&esp;&esp;这一回,除端王妃写了信外,儿子季渊晚也给端王写了信。
&esp;&esp;端王先拿起季渊晚的信。
&esp;&esp;季渊晚才六岁,却也识得了不少字,一封书信写得有模有样,童言稚语更是让端王脸上带了几分笑意。
&esp;&esp;只是,在看到信上最后一段话时,端王唇边的笑就淡了。
&esp;&esp;因为在信的最后,季渊晚说他在宫里表现得很好很听话,只是有些想念父王。
&esp;&esp;又问端王何时才能回家,他长高了很多,还得了皇伯父的夸奖和赏赐,想要拿给父王看。
&esp;&esp;这番口吻,虽带几分孩子气,却不像是孩子能说出来的话——因为孩子不会特意强调皇伯父的夸奖和赏赐。
&esp;&esp;端王放下季渊晚的书信,又打开端王妃的书信。
&esp;&esp;端王妃的书信,倒是没有问他要不要回京,只是解释了景元帝为什么会突然赏赐季渊晚一块玉佩。
&esp;&esp;端王平静地合上书信:“你这一路也辛苦了,先下去好好休息,明日本王会将回信交给你,让你带回京师复命。”
&esp;&esp;信使离开以后,亲卫不敢耽搁,立刻进屋,将刚才在院门口发生的事和盘托出。
&esp;&esp;信使塞给他的银票也被他拿了出来。
&esp;&esp;端王看着那一百两面额的银票,轻轻一笑。王妃身边的人倒是大方,随便打听个消息,都能拿出一百两。
&esp;&esp;“既然是给你的,你就自己拿着吧。”
&esp;&esp;端王将桌上的信纸全部收起,出门去寻霍翎。
&esp;&esp;霍翎也没走远,就在附近的一棵梅树下欣赏灼灼盛开的梅花。
&esp;&esp;“在看什么?”
&esp;&esp;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,霍翎没有回头:“县衙的梅花开得极好,不输永安县慈济寺后山的梅花。”
&esp;&esp;端王顺着她的视线看去:“不仅是县衙的梅花,燕西路边最普通的梅树开出来的梅花,都比京师最有名的梅园里开出来的梅花要美。”
&esp;&esp;霍翎好奇:“真的吗?”
&esp;&esp;端王道:“真的。你亲自去看一眼就知道我有没有在骗你了。”
&esp;&esp;霍翎顿时笑得前仰后合,不得不扶着树枝稳住身形:“看来方才那个信使,真是端王妃派来的人。怎么,端王妃催殿下回京了?”
&esp;&esp;被霍翎直接挑破,端王神色不变。
&esp;&esp;他本就没觉得能瞒住她。
&esp;&esp;况且,端王也没想瞒着。
&esp;&esp;如今燕西的局势逐渐明朗,何泰一倒,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