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太子太傅都不敢随意揣测这位小殿下的心思,私下常说,太子心性远超同龄人,坚忍深沉,若将来也能施行德政,大周会迎来又一位圣明之君。
可现在,被评价坚忍深沉的太子殿下,却在娘娘怀里撒娇,跟一只摇着尾巴的小狗似的。
李公义完全不忍看,太子殿下变了,陛下也不高兴啊。
都怪那个上门求亲的男人,李公义完全没有半点心理压力,就把这个人献祭了,才问陛下,要不要做掉他。
萧昶摇摇头:“暂时不要动那个男人。”
李公义愕然,陛下什么时候这么宽容了,连对皇后娘娘献殷勤的男人也不处理?
“我要包粽子,做麦芽糖,你跟我一起做?”
萧如意点头,他珍惜每一个跟阿娘在一起的机会,别说包粽子做麦芽糖,就算是上山采药,给阿娘生火拉风箱,做杂活他也愿意。
昨日买了不少糯米,一半用在包粽子上,一半做麦芽糖,糯米已经泡好了,崔湄的小院子,是从山上引流下来的,清凛甘甜,可以直接喝,手伸进去,泉水沁凉沁凉的,十分凉爽。
她从背阴的地方,拿出已经发芽一指高的麦苗。
萧如意捧着下巴,看的好奇:“这个要做什么用,这是什么苗?”
“是麦苗,七天前就种下了。”
“姐姐要种地?”
“不,这些不能往地里面种,背阴发苗的麦子,长出来也不好,这是用来熬糖用的。”
萧如意更糊涂了。
崔湄把麦芽切的碎碎的,还用臼子碾,跟蒸熟的糯米饭混合好,放在温着的灶台上保温:“这是发酵,等发酵好后,就用麦芽和糯米的发酵水熬糖。”
麦芽糖这东西,宫里也有,但并不精贵,萧如意是王朝金字塔最顶尖的那群人,食用的糖,都是昂贵的晶糖砂糖,最近尚宫局还腌制出一种果汁糖,也很好吃。
甜,这种对底层百姓来说,稀缺的味道,对萧如意来说,并不稀奇。
“粽叶要做成三角的菱形,很立体的形状,然后往里面填米,可以加点豆子或者枣子,我喜欢蘸糖吃,但岭南这边喜欢添肉,有一部分要送给山下村里的阿婆们,这些加上几块腊肉,虽然没有盆菜吃,但能吃到几块肉,也算是过节了。”
萧如意的手,是写字的手,是拉缰绳射弓的手,甚至掌握着别人的生杀大权,根本就不是做家务的手。
君子远庖厨,这也是太傅教过他的,他长这么大,亲自做吃食,是父皇带他巡猎围场,他亲自用匕首从炙烤的小鹿身上,割下了一块肉。
但现在,他却老老实实,一句抱怨都没有,他做的不好,粽叶总是散开,这时他温柔的阿娘,就会凑过来,将他的小手捧在手心里,帮他包裹粽叶,帮他缠线。
他从没想过,做这些杂活,也很累,等到粽子包完,都已经要到中午,崔湄做了简单的饭菜,又给他蒸了白米饭,也炒了肉。
这些饭菜对萧如意来说,远没有宫里御厨做的好吃,青菜没什么油水,肉也太腻了,他不喜欢吃过肥的。
但这些都是崔湄亲手做的,他不爱吃却也尽力多吃了几口。
那些发酵过得麦芽水,在锅里逐渐沸腾烧干,就成了琥珀色,晶莹剔透的饴糖。
萧如意张大嘴,满是惊叹:“好神奇,真的变成甜的了。”
崔湄用一根洗干净的小木棍挑了一些,团成金丝,给他放进嘴里。
“这种糖,是下面老百姓们,唯一能接触到的甜,这么一个小棍子上的糖,要五十个大钱。”
“也没多贵啊,才五十钱而已。”萧如意撇撇嘴。
“我的小公子,五十钱够买一斛精米了,若是买糙米,能买三斛,够一家三口吃一个月,在码头做苦力,一个成年男人,一天也不过三十钱,熬煮麦芽糖需要很多糯米,还需要柴火,岭南的山也都是有主的,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山砍柴,今上是圣明之君,可百姓的日子过得也只是温饱,遇到大灾之年,多数是抗不过去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