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心力已经很有限,脑海中却依稀地想,北关之外的群山就应该是他这个样子的。猛禽与豺狼无法逾越,风雪与箭镞不可侵蚀,永不改变地挡在他的身侧,什么也无法撼动。
他望着傅行州,像是在无边的深海里忽然抓住了一点什么,一口热气横在胸口,带着身上的痛觉都清晰起来。
他用尽全力把上身撑起来,手攥住傅行州的手腕,把碗底的苦药一口喝尽了。
傅行州让他靠在胸口,听见他几不可闻的声音:“……我要同你一起去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
新春快乐!
咬痕
傅行州推门出来时,已是后半夜了。阎止喝完药累得睡着了,屋里只留了一支红烛。
他走出院子,见徐俪山等在门口,问道:“怎么了?”
“贺容急着要见您,”徐俪山道,“他在前厅等了两天了,从早上就在那儿坐着。他这脾气您也知道,谁劝也不肯回去,非要等到您来。”
傅行州看一看不远处的光亮,向小院的另一侧走去,吩咐道:“让他到书房来。”
贺容在桌子对面坐下,盯着桌面上一点,又不开口了。他身板笔直削瘦,原本是很精神的。只是他神情倦怠而茫然,手指在膝上紧紧攥着,在踌躇怎么将谈话开头。
傅行州熬到后半夜也有点困了,他让贺容去沏两杯浓茶来,顺带着定一定心思。等贺容坐了,他才问道:“你急着见我,是为了周丞海的案子?”
贺容犹豫一下,一句话却石破天惊:“陈大人的案子,我早知道实情。”
傅行州一顿,看着他道:“往下说。”
贺容道:“这件案子当年由我父亲主理。陈知桐的死讯入京时,登州报的是因公殉职。可闻侯爷不接受这个说法,他把老知县拉到京城提审,不知道那时候发生了什么,老知县最后招供说,陈知桐与周丞海两人不睦已久,他听到周丞海曾派府上的家丁出城,埋伏在陈知桐必经的密林中,要暗杀他。”
“有证据吗?”
“证据是可以制造的。”贺容像背负着万斤重担,压得他直不起腰来,“周丞海的家丁很快就被抓了回来,在刑部面前承认他们收受了周家的财物,杀害了陈知桐。可是他们的供词和尸体的创口对不上,我父亲复核时起了疑心。他将疑点整理在一起,上报给了当时的刑部侍郎,庄显及。我那天去给他送饭,看见过那封折子,甚至还在结语的措辞上出了主意。但我没想到的是,他从那天起就再也没有回来。我看到刑部门口贴出的告示,说他在一桩旧案里收受贿赂,徇私勾结……要流放了。”
傅行州没有说话,回身启了一坛酒,放在贺容手边。
从消息放出的第一天开始,贺家门口就没再安静过。
街巷最不缺茶余饭后的闲话。贺家住的这一片是京城的贫民窟,穷和破是最常见的事情。同是踩着泥水长大,贺家人有出息、有德行,还能走进六部的大门去。这样的有本事,将街坊比的自惭形秽,年年月月地累加起来,没有人不知道这份嫉恨膨胀到了什么程度。
事情传出来的当天晚上,贺家屋门上就被人泼了一桶污物。
贺容当时十五岁,正在窗前温书。他看见告示就想到家里要出事,听见外面的叫骂声也没害怕,只是关上窗子,跑到里屋去捂住奶奶的耳朵:“不要听他们胡说。”
老太太在灯下纳鞋底,闻言拍一拍他的手:“我耳背,听不见。”
贺容瞧着奶奶,在炕前面蹲下:“您别担心,有什么事还有我呢。”
家长里短总有个新鲜度,贺容以为闹上半月就会消停下去,没想到旧案的苦主提前放出来了,回来第一天就把贺家的门砸了。
那苦主三十开外,身材高大满脸红光,除了脸上刺着黑字,根本不像坐过牢的样子。他身后还领着一帮人,拿刀持棍,闯到屋里翻了个底朝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