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北宋县令庶女 第160(2 / 3)

王维熙从外面走进来,身上带着外头的寒意。

他将姜茶放在桌上,倒出两碗,端起其中一碗走到许栀和的身边递给她。

许栀和在被褥严密地包裹中恢复了几分血色,她费劲地扒拉着自己的双手,从被子的边缘探出手接过热腾腾的姜茶,眼睛眯成一道柔和的弧线,“谢谢。”

王维熙:“姑娘客气。”

他将姜茶送到,对方梨说:“方梨姐姐,你坐吧。我来。”

方梨应了一声,将空地腾开,让给王维熙。后者大咧咧地在碳炉旁边盘腿坐下,从布包里面拿出了一把芋头,搁在炭火的上端。

火星子迸溅,映得他脸上一片暖光。

许栀和注意到王维熙的动作,忽然出声道:“这几日司天监说有雪,不必去鸿胪寺。”

王维熙正在翻芋头的手一顿,“啊”了一声,“那我什么时候能接着去?”

“等雪停,”许栀和说,“不急于一时,上次你不是说沾了蜂蜜的金酥薯蓣比梅子粉更受欢迎吗?几日时间,他们不会轻易忘记的。”

王维熙:“我知道那些番邦人没那么容易忘记,但是少卖一日,就少了一日的银钱。”

许栀和小口抿了一口红枣姜茶,“赚大钱,不急于一时。”

王维熙还想说什么,最后点了点头。

他要有耐心才是。

许栀和见他没有继续追问,省了自己的口舌,她蹙着眉宇三两口将碗里的姜茶喝干净,就近放在床头的小几上,“你注意点火候,可别烤糊了。”

正在走神的王维熙如梦初醒,连忙细心照顾炉子里的两枚芋头。

方梨将喝完的碗拿起来,询问了一声许栀和还喝不喝,听到否定的答案后,也不意外,端着碗离开了。

眼下无人出声,许栀和忽然很想扯一扯自己的发丝。

家里面的人还是太少了,王维熙现在一门心神挑担卖薯蓣,方梨操持着家中的事情,素日就忙得很,现在手头上缺人,行事倒是极其不方便。

她很清楚自己的优势,便是脑海中充斥着各种奇妙的点子。劣势也很明显,没什么人脉,也没什么人手,连宅院都支撑不起她多招几个帮工。

许栀和原先打算将八千两全部投入买铺子,现在,天平发生了偏向。

要不还是买宅子吧?

……其实,本来也可以不用这么纠结。她现在心中偏向买宅子,但是八千两看着大,要是真用来在这寸土寸金的汴京城用来买宅子,估计也就比现在住的小院大几分,可能一半都没有。

她无意识地抿着下唇,目光纠结,没有焦点。

说到底,还是没有银钱导致。

倘若她有上万两银子……许栀和畅想了一遍自己要是能挥金如土的场面,才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——但凡她真的有万两银子,那么现在的为难,将都不是事。

可惜她没有。

方梨掀开帘子进门的动作带进来一阵凉风,冰冷地往许栀和的脸上吹,敲醒了她的美好幻想。

她的视线落在前些日子修补过的窗棂上,隔着米色的窗纸,她看不清外面的景象,但并不妨碍她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来外面的景象,小院空间狭小,两边厨房和两件卧房相对,若是当初良吉选择继续跟在她身后,她甚至都觉得这样小的院子不够居住。

院子已经被切割成两块,若是分成三间,许栀和都不敢想象屋子里面有多挤,说不动一个转身的功夫都会撞上墙。

所以,兜兜转转,问题又回到了最开始的状态:要是她有一处大大的宅院就好了。现在房子空间不够大,就算能招到人,都没地方安置。

许栀和轻声叹了一口气。

耳朵敏锐的方梨立刻警觉,她第一时间将视线锁定在许栀和身上,眼神探究,仿佛在思考她为什么突然叹息。

现在不是一切都朝着期待的方向前行吗?方梨打心眼底觉得,现在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盼头。

“姑娘,”方梨知道这个可能很小,但还是忍不住开口,“你为什么叹气呢?我能帮得上忙吗?”

许栀和仰头,对上方梨关切的眼神,露出一抹大大的微笑,“没有,我就是在想——昔者,舜帝命夔典乐,使八音各守其节,金石丝竹迭奏而不乱;后有楚匠得宝玉,称玉之华,须金为托;金之坚,须火为熔,最后终得宝玉——原先我还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如今想明白了。”

方梨没听懂,但并不妨碍她的好奇心:“什么?”

许栀和道:“各司其职,可事半功倍。”

这些事情,她一个操心就够了。方梨每天都要去菜市思考家中今日准备吃什么、该买什么蔬菜,一点都不比她要担心的事情少。

她眉梢带着轻柔的笑意,语气轻快,“正是方梨操持家中,才从未让我忧心家中事,又煮饭烹汤,喂养我的口腹,好叫我精神充沛,有机会想其他的事情……如此看来,方梨已经为我分忧良多。”

方梨脸红了一大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