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北宋县令庶女 第38(2 / 3)

许栀和舔了舔唇,本想回一句“没有在怕”,却发现嗓子干得厉害。

大抵是用多了糕点。

陈允渡扶着许栀和,跨过正院的门槛,准确无误地带着她走到了许县令和大娘子的面前。

许县令颇有些感慨地看着陈允渡,心底对这个女婿也欲发满意起来——

仪表堂堂,丰神俊秀,是个当大官的好料子。

他笑意满面地接过陈允渡的奉茶,又盯着吕氏完成动作,而后笑吟吟道:“我儿出门,为父心中不舍,另田庄两处,铺面一处,兹做添妆。”

随着他话音落下,身后的小厮端着案板,端上了几张薄薄的地契铺子。

许栀和匆匆扫了一眼。许县令应当是听了小舅的劝,给的都是良田庄子,就连铺面,也是在南京应天府边的地段。

方梨上前,将铺面收下。

许县令还想再多说两句,却看见陈允渡已然转身,又悻悻把话憋了回去。

许栀和看着许县令一脸的急不可耐,又看着吕氏满眼不可置信和伤心欲绝,顿了顿,转头去陈允渡说:“容我与母亲再说一句话。”

陈允渡自然无有不应。

吕氏疲惫地抬头,今日风头她出也出了,切切实实的好处也拿到了,究竟还有什么好说?

许栀和走到吕氏的身边,她微微俯身贴近吕氏的耳畔。从院中角落看过去,倒真只想是母女两人有话要说,临别絮言。

“我知母亲心中不快,”许栀和压低了声音,“但是母亲可别记恨错了人……这段时日女儿听闻四妹妹过得不好,母亲难道当初同意人上门,就没做一点调查吗?”

吕氏猛然抬头望她,“你知道?”

许栀和温柔低笑:“女儿不知道……但女儿猜得到。母亲查了,却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,那不就要考虑考虑,是不是身边的人出了岔子?”

吕氏醍醐贯顶。

她当然不会只顾着玉颜的一面之词,她暗地里派了人去查……也是手底下人说邓郎可堪托付,确有珍宝无数,她才点头同意的。

如今看来,竟然是身边的人都被人收买,而她这个自诩面面俱到的大娘子,竟也有看走眼的时候。

……不过,三丫头何时晓得这些算计了?

她眼神颇为复杂地看着许栀和。

许栀和眼底笑意浅浅,坦荡无惧,能提醒的她都提醒了,要是到了这步,吕氏都查不出端倪,依旧把这笔账算在她头上——那吕氏这么多年大娘子算是白当了。

许栀和不主动惹事,却也不会看着烦心破事斩不断似的找上门。

她站起身子,恍如刚想起来一般道:“对了!母亲怜我不经事,说要给我两个陪嫁,一个是方梨自不必说,另一个人,便要了秋儿吧。”

吕氏望着她。

她何时说过要给许栀和两个陪嫁了?

方梨便罢了,身契本就在张家本家的人,这秋儿是谁,她都没有印象。

一并给了,算不得什么。

吕氏挤出一抹笑,“既然三姑娘有意……孙妈妈,去把秋儿喊来吧,顺道将她的身契一道拿过来。”

孙妈妈神情复杂,“哎”了一声,大踏步走出去。

片刻后,带回来一个干瘦的女孩。吕氏掀起眼皮瞧了一眼:瘦弱如柴,平平无奇,大抵是府上前阵子买回来的洒扫丫头。

她摆了摆手,示意秋儿走去新主子身边行礼问安。

“姑娘安好。”

秋儿走到许栀和的身后,拼命忍住眸中翻滚的泪珠。

刚刚正院来人,说三姑娘指了她做陪嫁,她只当是做了一场梦,现在真真切切站在了姑娘身后,方才彻底相信——这不是梦,这都是真实发生的。

她可不能哭,今日是姑娘的好日子。

许栀和看了一眼方梨,又看了一眼秋儿,终于再无旁的事。

她看了眼站在门边等待她的陈允渡,朝他柔柔一笑,“走罢。”

两人相携离开了正堂。

院中,众人翘首以盼,正等着两人出现。不过此时,他们都极默契地把位置让给了张家三兄弟。

张家大郎与二郎的添妆十分简单直白,两家凑了十两银子压在箱底。原先大伯母和二伯母商议着交给小弟妹去办添礼,她们只在乡下住过,眼界实在有限,想来想去也会包些白面、鸡子……但是小弟妹是见过世面的,定然比她们周全一些。

但是小弟妹说了,小两口刚刚成婚,其他东西倒都是次要,唯独缺银钱使,况且外甥女婿一看便是走科举的路子……有了银钱,做什么也都便利些。

于是两家一合计,干脆凑了十两银子,也图个十全十美的意思。

许栀和在描妆的时候便听小舅母讲了,农户难得银子,这十两,不知晓攒了多久。礼轻重在其次,光这份心意,就极为难得。

许栀和望着爽朗笑意的大舅,沉默寡言的二舅,以及一脸鼓励的小舅,心尖忽然漫上一抹温热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