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坦。
过年不用拜年,可以到同村的叔伯家走走,苏月光跟沈东遇捏了汤圆,炒了木薯,吃过朝食都已经不早了。
翠玉红燕华仔还有堂哥堂嫂就过来了,华仔一进门就喊:“东遇叔月光叔新年好,恭喜发财!”
热水早就烧好了,直接泡茶。
刚喝茶没多久,堂哥堂嫂就要给苏月光红包。
搞得苏月光万分不好意思,他成亲这么久了早已不是小孩了。
堂嫂笑着说:“拿着吧。”
苏月光也赶紧拿出准备好的红包,一人一个,堂哥堂嫂都给发。
没多久,芳姐一家也过来串门,芳姐不是亲戚,不需要发红包,给小孩子些糖果瓜子就行。
苏月光年纪轻不懂,要给狗娃发,芳姐笑着退了回去拿了把瓜子塞狗娃兜里。
芳姐笑道:“每个人都发,哪里发得过来?”
他们也不是空生来的,拿了两个粽子过来。
本来不用拿,她礼尚往来。
同村走亲戚,过年没有送礼的,就给个红包,没有红包给把瓜子。
随便给小孩点东西吃就行,大人不用管。
青藤
大年初一没什么事做, 到亲戚家坐了一圈,还是无聊,院子脏了也不能扫, 说是会把福气扫掉,在家里闲不住, 只能出去玩。
苏月光跟沈东遇坐上驴车就往了芭蕉林那边走, 沿路看看有什么好玩耍的, 一般过年都会有村子请戏班子唱戏, 没有就到沈飞白青藤家拜拜年。
娘家是不能去的,没看到谁大年初一去娘家, 都是可以约着一块出去玩, 亲戚见了, 就是要给红包。
但是一年就给一次,见面那一次给了,拜年就不用再给。
现在苏月光也是有点钱, 不在乎那点红包的钱。
他封一文钱一个红包, 已经是很大方了,给点瓜子的数不胜数。
驴车停在青藤家,出乎意料地,好多人围在他家门口。
有抓鸡,有带米,还有带鸭子来的,甚至一篮篮鸡蛋。
苏月光有些好奇地问门口的村民:“这是做什么呢?”
村民笑呵呵道:“青藤先生又开始收学生了,都来拜师呢!”
“我是临近村子的, 一听说要收学生,立刻就过来了!”
沈飞白正在屋子里帮忙,一听到声音立刻赶出来, 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更深:“哥,嫂,恭喜发财!”
尚未成亲的小辈都是要给红包的,小两口一人拿一个红包放他手上。
这两个红包一摸就知道只放了一块钱板,沈飞白还是乐得像什么似的,连声喊着青藤说:“我大哥大嫂来了。”
“来了来了!”青藤无奈的摇头出来,嘴角带着笑。
搬到了乡下,青藤的母亲精神气都回来了,没了之前病蔫蔫的模样,乐呵呵地过来发红包。
院子里挤着的人不光是来送礼的,还是过来帮忙着建学堂。
苏月光沈东遇正好闲来无事,卷起袖子也帮着一块干。
那些个村民乐呵呵的说:“趁着开春把学堂建好,到时候娃儿就可以来读书了,识几个字总是好的,省得当张眼瞎。”
“是啊,懂算个数都好呀,不然卖菜都卖不清楚,一直问十斤菜多少钱,哎呀,算半天,被骗了都不知道!”
大家一边聊一边干活,妇人汉子都来帮忙。
逢年过节不宜动土,但这动的又不是谁家的土,而是学堂,就没这么多讲究。
而且建学堂这种事情,培育后辈,天大的喜事。
主要是年前就已经挖土了,建到一半了,这会再稍微建一建,大年初二之后就要拜访亲戚,有好长一段时间不得闲,接着开春就要犁地种地。
况且这里热闹,大家说话又好听,乐得在这里帮忙。
苏月光沈东遇没干多久就到了晌午,荔枝树下摆开了席,青藤他娘召唤着大家过来:“吃饭了,吃饭了,休息吃饭了!”
有鱼有肉还挺大件。
主人家也是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