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百四十一章映日(终)(1 / 2)

礼堂不大,墙面是旧式浅黄,光滑但泛旧,灯轨上的聚光灯正在预热,偶尔闪动。讲台上的投影仪已开,微光打在布幕上,淡淡一层。

沉时安坐在最后一排靠边的位置,一进门就环顾了一圈。

讲台前八位评委围坐成半弧形,正中那个年轻人翻着资料,眼神游离、神情敷衍。其余几位年纪更长,写字的动作缓慢又慎重,仿佛这不过是另一个需要应付的日常评审。

整个空间有种藏不住的陈旧感,学术与礼仪的仪式混合成一片沉闷的空气。

他忽然有些烦躁。

目光再次回到讲台时,沉纪雯已经站在中央,低头调整麦克风的高度。

那一瞬间,灯光照在她肩上,仿佛为她落下一层极轻的银光。

今天是她的毕业答辩。

她的声音很稳,节奏掌握得极好,不急不徐,每个段落像事先磨过几十遍那样,精准地嵌进评委们的关注点。

她讲自己的研究路径,用的是法律人特有的逻辑密度,没有一丝晦涩,一字一句都清晰,毫不怯场。

提问环节里,一位年长评委翻着资料,问:“你在第六页提到公私合作框架下的协议约束力,但这一类型合作,在英国适用判例极少,你如何判断它的实际可行性?”

沉纪雯没有急着作答。

她翻开自己的文件确认,几秒后轻轻点了点一行:“这一节引用的不是本地判例,而是2004年新加坡《滨海新区合作协议》的文本结构。约束力来自条文本身设定的交互条件,不依赖判例确认。”

那评委沉吟片刻,又问:“你引用外国案例,是认为本地制度不足?”

她看向对方,微微点头:“不是不足,而是滞后。我并没有批评制度,只是试图补充它可能抵达的方向。”

讲台下一阵轻微的窸窣,有人悄悄点头。

她是光本身。

可这个空间太旧、舞台太小,观众太少,那群所谓的“专家”也太轻飘飘。

她不该只是一个学生来走个流程。她应站在某一国最高法院的讲台上,言出法随,身后万众屏息。

沉时安一眼扫过去,那些戴眼镜、面色拘谨的教授,连她一句话的锋芒都抵不过。

他们不配。

哪怕他现在只要一句话,明天这八人可以全部更换;她若愿意,他能让她进入全球任一律所,成为任何国家的大律师。

但她不需要。

这是他最骄傲、最崇拜的地方。

她从来就不在他的世界里,她是她自己的宇宙。

而他只能在台下看着,心里安静烧着。

答辩结束后,拍照环节移至礼堂外草坪。

阳光极好,洒在地面上是一层柔和的金黄。草地被晒出一层温暖的气味,六月的风干净、带着夏季草香,四处飘散。

沉纪雯脱下讲台上的西装外套,只穿着剪裁得体的白衬衫和及膝黑裙,被鲜花簇拥,被镜头围住。

四周有人递花,有人拥抱,有人高声叫着谁的名字。

认识的同学正在交换今后去向,沉纪雯认真听着,不停地说:“要保持联系”、“祝事业一帆风顺”、“以后有机会在纽约见”。

不远处,一群女生冲她挥手:“快来拍集体照!”

她快步走过去,笑着比了个轻巧的v字。快门按下前,风吹起她鬓边几缕碎发,她下意识抬手别了一下。

镜头咔哒作响,背后太阳晒出光晕。她站在人群中,眼角眉梢全是光。

沉时安没有靠近,只是站在远处一棵树下,西装未解,靠着树干,望着她。

又有人来合照、告别。

她笑着一一回应,从容得体。

他没有动。

沉纪雯走过一圈,最后还是走到了那棵树下。

“看够了吗?”她偏了偏头,语气轻。

他没有接话,只定定地望着她,忽然说:“以后来我公司做法律顾问,好不好?”

她毫不犹豫地说:“我不要。”

他低下头,笑了一下,像早就猜到了一般:“好。”

两人中间沉默了一瞬,风轻轻吹过,空气只有树叶摩擦的飒飒作响。

这时沉纪雯忽地微扬下巴,朝他斜睨一眼:“但等我开律所了,你可以成为我的第一个客户。”

那语气带着点轻慢的调子,像是施予,又像命令。

沉时安没笑,只觉得胸腔一紧,像被鞭子抽中一样,疼得发颤,却上瘾般地痒。

他的呼吸停顿了一下,然后低头执起她的手,轻轻落下了一个标准的、仪式感极重的骑士吻手礼。

“我很荣幸。”

他握着她的手指尚未松开,余光忽然扫到礼堂侧门——

欧丽华走了出来,身旁跟着秘书,手中还拿着一件外套,大概刚从洗手间出来。

沉时安眼底微敛,动作却丝毫未乱,只在她掌心轻轻收紧一下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