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你也没什么好友,之前结识的那些个扶苏,朕都没见你怎么和他们联络过。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能和你聊得来的,阿父希望你能多交几个朋友。”
&esp;&esp;扶苏把脑袋往阿父肩头一靠:
&esp;&esp;“那些扶苏我和他们没什么好聊的,所以才不怎么跟他们来往。阿父你别担心我,没有朋友对我来说又没什么影响,阿父不是也没朋友吗?”
&esp;&esp;始皇却很坚持:
&esp;&esp;“旁人都有朋友,你没有朋友会被人欺负的。”
&esp;&esp;那边神帝听见了这句话,颇为赞同:
&esp;&esp;“不错,朕听闻地府中不少王侯将相。你这般独自一人,难免遭人排挤,总有些家伙喜欢抱团孤立旁人。”
&esp;&esp;神帝也劝说太子和扶苏交友。
&esp;&esp;一个扶苏已经很难对付了,他们两个要是能成为好朋友,以后狼狈为奸,简直堪称所向无敌。
&esp;&esp;这样一来,两位父亲也能放心了。
&esp;&esp;扶苏和太子对视一眼。
&esp;&esp;扶苏觉得无所谓,太子觉得也可以。
&esp;&esp;而且太子还想找扶苏问问,阿父有没有什么没被写在传记中的过往。他想多了解阿父一些,就算扶苏不肯说也不要紧,完整版传记发他一份就好了。
&esp;&esp;虽然太子记忆里有自己写那本传记的印象,但人的记忆是很难把一本篇幅极长的书逐字逐句全部记录下来的,难免存在疏漏。
&esp;&esp;太子原先还想着什么时候去骊山陵里把传记的全本弄出来呢,现在认识了扶苏,就可以省点力气直接问他要了。
&esp;&esp;扶苏思索片刻,干脆询问太子:
&esp;&esp;“你我姓名相同,以后要如何称呼?”
&esp;&esp;主要是叫太子的人太多了。
&esp;&esp;太子已经听神帝说起过楼桑位面的先祖以后归他们父子养这件事。
&esp;&esp;于是他干脆说道:
&esp;&esp;“父亲给两世的我们分别取了一个不同的表字,既然我们各自奉养一界的先祖,不如以表字做区分吧。”
&esp;&esp;扶苏颔首:
&esp;&esp;“那我就是梓桑了,你是楼桑。”
&esp;&esp;这样也不错。
&esp;&esp;外头那些扶苏他都打听过了,表字没有和这两个重合的。可见这是独属于他们二人的代称,估计不会再有第三个和他们经历相似的始皇帝父子档了。
&esp;&esp;太子楼桑也吐槽:
&esp;&esp;“再来一个,名字不够分了。”
&esp;&esp;扶苏则说:
&esp;&esp;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们这里能成为完整位面,不然你都没法来串门。”
&esp;&esp;扶苏还想让楼桑去假装他呢,看看能骗到多少人。
&esp;&esp;两人再次默契地对视一眼。
&esp;&esp;楼桑给了扶苏一个“到时候看我发挥”的眼神。
&esp;&esp;而后,他就看向始皇:
&esp;&esp;“以后我和梓桑,对您二位就互称陛下了?”
&esp;&esp;始皇颔首应下:
&esp;&esp;“可以。”
&esp;&esp;他家阿苏独占欲强得很,不会愿意让别人喊他父亲的,别的扶苏也不行。
&esp;&esp;不过始皇也不爱看到他家阿苏喊其他始皇帝阿父或者父亲,他们又不是没儿子。
&esp;&esp;所以还是互称陛下最合适。
&esp;&esp;楼桑灵机一动:
&esp;&esp;“阿父说他给了梓桑很多功德,当成是见面礼。我也有很多用不上的功德,要不给陛下当赡养费吧?”
&esp;&esp;始皇:“……不必。”
&esp;&esp;没有当长辈的拿晚辈钱的道理,他也用不上晚辈赡养。
&esp;&esp;楼桑有些遗憾:
&esp;&esp;“那我拿着这么多功德,用不了也是浪费呀。”
&esp;&esp;扶苏就出馊主意:
&esp;&esp;“等你们这边和地府接轨了,你就去找天道抗议。说你们虽然现在成神了,以前也是死过、当过鬼魂的,凭什么不给你们分发地府光屏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