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多了些什么。
&esp;&esp;宋锦安静地靠在他怀里,可闻到若有若无的血腥味,明明他的行为举止也不算出格,毕竟二人是夫妻,关起门来的时候,再出格的事情都干过,可他身上总有股无形的压迫感。
&esp;&esp;秦驰等她闭上了双眼,将人拢在怀里安抚似的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。
&esp;&esp;在他的安抚之下,人果真是放松下来,渐渐的真睡了过去。
&esp;&esp;这时秦驰也明白了。
&esp;&esp;离家的这段时间隔三差五见到血腥,这匆匆赶回来一时之间累积的气势,尚未能完全收敛,再调整下心态就好了。
&esp;&esp;只是他没想到宋锦很是敏锐。
&esp;&esp;等宋锦一觉再醒来的时候,身边已经没有了秦驰。
&esp;&esp;望向窗外已经过了晌午。
&esp;&esp;宋锦简单地吃了些东西,便又匆匆去晾晒场那边。
&esp;&esp;见到银珑居然守在那里。
&esp;&esp;银珑看到宋锦过来,立马站了起来,“小小姐,糠灰已经凉了。”
&esp;&esp;宋锦伸手试了试,“可以取出来了。”
&esp;&esp;两人一左一右,把大堆的糠灰拨开,露出围灶的砖块,又拿开砖块,小心地将糠灰扒开,将底下煨过的附子一个个捡起来,再拿附子的小端去敲那个大端。
&esp;&esp;敲的时候听声响。
&esp;&esp;持续的高温下,附子内部会出现空洞。
&esp;&esp;在敲击的时候传出空响,说明附子大部分的毒性已褪去。
&esp;&esp;然而这还不够。
&esp;&esp;银珑去取了一个晾晒的空竹筛过来。
&esp;&esp;宋锦从火堆中的取出的附子,放到竹筛子上面,再手动筛去附子上沾染的糠灰。
&esp;&esp;经过一天晾晒后。
&esp;&esp;再放入木甑内,隔水坐锅,连续蒸七个时辰,把附子残余的毒性缓缓蒸腾而出。
&esp;&esp;蒸的时候大锅里经常会水干,还要注意给锅里添水。
&esp;&esp;等起锅之后。
&esp;&esp;宋锦又是亲自将附子切成薄片。
&esp;&esp;再一片片摆放到干净的竹筛上面晾干。
&esp;&esp;成品的附子切片,呈淡黄,很浅很浅的那种黄,也可以说是偏于白色,切成的片放到阳光下,有种透明之感。
&esp;&esp;后面的炮制都是宋锦一手来完成。
&esp;&esp;秦驰每次过来找宋锦,都只是看到她忙碌的身形。
&esp;&esp;当看到成品,秦驰难掩激动。
&esp;&esp;“这跟太医描述的一模一样,我立马安排人送过去!”
&esp;&esp;秦驰迫不及待地让宋锦把附子装好。
&esp;&esp;宋锦很想说还要晾干一些。
&esp;&esp;晾干更方便保存。
&esp;&esp;转而想起那边等着急用,便将附子装罐递给秦驰。
&esp;&esp;秦驰抱着那罐附子匆匆离去。
&esp;&esp;第129章 反抗
&esp;&esp;“东家,那是……”
&esp;&esp;邢纶过来正好撞见秦驰离开,“有急事?”
&esp;&esp;不等宋锦说什么,邢纶又发现空荡荡的竹筛,上面附子都没有了,心里拔凉拔凉的。
&esp;&esp;东家不会是感情用事,把刚炮制的药材送人来吧?
&esp;&esp;原本以为能大赚,没想到是一桩亏本的买卖!
&esp;&esp;“脑子在想什么?”
&esp;&esp;宋锦前世和邢纶共事十几年,此时见他神思恍惚,还瞅了空筛子好几眼,便知道他在想什么,“让秦驰带走比咱们出面去领赏更加稳妥,还不用担心后续麻烦。”
&esp;&esp;秦驰直接递上去和邢纶送去过了几道手终究是不同的。
&esp;&esp;宋锦知道邢纶可能想借此扩充人脉,“阿纶,在杨令瑜未离开徽州之前,我的身世不宜暴露。”
&esp;&esp;杨令瑜年底会调回京城任职。
&esp;&esp;宋锦之所以记得此事,是前世嫁人之后两年,她第一个踏足歙县,便听到有人议论知府新官上任三把火。
&esp;&esp;邢纶愧疚,“是我考虑不周了。”